读者旁友们:
特朗普第二任期要重置经贸关系其实都是明牌,基本策略早已在保守派智库如大西洋理事会、哈德逊研究所、传统基金会的文献中屡次提及。特朗普就任后,推行的关税和经贸政策和这些战略建议如出一辙,但是在战术执行层面上,要比智库建议的快得多。
特朗普躲过了一次致命的暗杀,以及另外一次未遂暗杀,登上了总统宝座,同时让共和党实现了「红色席卷」,占据了国会山参众两院多数派席位。这个局面,很有可能在两年后中期选举时改变,因此他在推行核心政策时颇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市场对这些明牌和推进速度其实都知道,不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然而,当全面对等关税措施(解放日)公布之后,还是出现了上吐下泻、连滚带爬的狼狈甩卖。说实话,这真让我挺吃惊的 - 明明有那么长时间准备,不存在「腌制捕鱼」(言之不预)的情况,显然还是活在旧范式里,动作太慢了。
关税只是重置经贸关系的手段,而且关税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贸战略里通常起到的都是从属性的、调节性的作用,并非主导性、决定性的力量。但在危机时刻,要给出明确而强烈的信号时,关税是工具箱里最趁手、最容易操作的大号扳手。
提高财商|关注未来|管理风险
贸易战关税:旧模式终结 新范式揭幕
引子
“2024年夏天,美国人赴欧洲度假人数创下历史纪录;同一时期,依赖食物银行救济的美国人数量也创新高” ([Unreal.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tells Tucker Carlson:
The top… | Josh Oliveira | 93 comments](https://www.linkedin.com/posts/joshuapoliveira_unreal-treasury-secretary-scott-bessent-activity-7314072488328531969-Sn-A#:~:text=Unreal,of%20Americans%20taking%20European%20vacations))。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尖锐地道出这一对比,凸显出当前美国社会结构的撕裂:一方面是顶层富裕人群的纸醉金迷,另一方面是底层民众的生计维系艰难。
在此现实下,美国财政政策选择的紧迫性愈发明显。特朗普政府重新执政后提出以关税为抓手推动社会再平衡: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获取财政收入,为国内减税措施提供空间。
例如,特朗普承诺对小费收入免税以及对中低收入家庭大幅减税,并计划以关税收入弥补由此带来的财政缺口 (“Liberation Day” Tariffs Explained)。
换言之,高关税被赋予了“一石二鸟”的战略意图:既作为应对贸易失衡的矫正工具,又充当国内减税、纾困民生的资金来源。
优质信息|准确认知|理性决策|有效行动|良好结果
学习财经常识|提高财商险商|构筑风控防线|守卫财务安康
市场反应
特朗普2.0关税政策甫一落地,全球市场立即做出剧烈反应:美股遭遇暴跌,而美国国债收益率则迅速回落。
具体而言,美国标普500指数单日重挫6%以上(下跌322点),道琼斯指数暴跌逾2,200点 (Trump tariffs: Dow drops 1,300 after China retaliates | AP News);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8%高位一度降至3.9%以下,收盘回落至4.01% (Trump tariffs: Dow drops 1,300 after China retaliates | AP News)。
股市的惨烈下挫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下修和对贸易战可能引发衰退的担忧。正如路透社评论所指出,如果贸易壁垒全面升级,不及时悬崖勒马,美国经济“很可能被推入衰退” (Trump tariffs tip world into trade war abyss | Reuters)。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部分市场参与者对美国重建财政纪律的预期——高关税政策有望增加政府收入、缩小财政赤字,从而减少国债供给,长期利好债市稳健 (Trump, tariffs, and the dollar’s role as reserve currency -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 corporate)。
换言之,当前的市场走势可被解读为“短痛长益”的写照:短期来看,高关税冲击企业盈利和消费信心,引发股市剧震;但另一方面,关税新政带来的财政改善前景使避险资金涌入债市,美债利率下滑,这被视为美国重拾财政可持续性的信号之一。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光盐财经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