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盐财经

光盐财经

Share this post

光盐财经
光盐财经
特朗普主动削弱美国经济意欲何为?

特朗普主动削弱美国经济意欲何为?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处理危机,脱困第一

Light & Salt Finance's avatar
Light & Salt Finance
Mar 31, 2025
∙ Paid

Share this post

光盐财经
光盐财经
特朗普主动削弱美国经济意欲何为?
Share

读者旁友们: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斯特雷恩近日撰文,痛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本着正反观点都要看、避免堕入信息茧房的原则,一起先来看看他的观点,洒家的评述在最后。

提高财商|关注未来|管理风险

特朗普为何主动削弱美国经济?

迈克尔·R·斯特雷恩(Michael R. Strain)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经济政策研究主任
2025年3月17日

引言:市场从高点坠落,信心急转直下

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执行,已近乎“灾难性”。就在不久前,市场对他的“重建繁荣”承诺仍抱有期待,股指连创新高;但过去几周,投资者信心如潮水般退去,标普500指数在3月13日正式进入技术性回调区间,较历史高点下跌超过10%。

眼下,美国总统正在有意识地削弱其国家繁荣的根基——一个理性观察者必须提出两个问题:他为什么这么做?又是什么力量能让这一进程停下?

一、特朗普经济议程的“先扬后抑”

诚然,特朗普连任之初,其政策方向不乏“增长友好”元素。2025年1月之前,他在人工智能监管、反垄断执法、能源自主化、企业减税、取消繁琐监管等方面释放的信号令市场乐观。投资者普遍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利于中短期经济增长。纳指和标普500在他胜选后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但好景不长。过去数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操作出现剧烈反转。例如,其推动设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原本承诺削减冗余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初衷可圈可点,但执行层面却陷入混乱:盲目裁员又紧急回聘,“削支”数据频频出错,搞得官僚体系和市场情绪双双混乱。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等关键贸易伙伴态度日趋敌意,关税政策朝令夕改,通胀预期升温,投资意愿降温,市场风险溢价急剧上升。混乱正在拖垮美国经济信心。

二、三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赤裸裸的政策无能。

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完全缺乏战略连续性。3月4日宣布大幅提高对加拿大的关税,次日就豁免汽车制造业,再过一天又将符合USMCA(美墨加协定)标准的产品豁免,堪称“没有剧本的即兴演出”。DOGE在联邦各机构大搞“效率革命”,裁员未达成预算节流,反倒制造行政瘫痪。

第二种解释,是源自特朗普本人根深蒂固的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思维。

他坚信双边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吃亏”,这是一种严重误读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的观念。他曾指责美国企业从加拿大进口木材是“补贴外国人”,理由竟是“我们美国有的是木头”。他将进口视为经济流失,而不是消费者福利的体现。

在这种世界观下,特朗普相信只要双边贸易逆差减少,就是一种“胜利”本身,至于关税是否降低芬太尼进口、遏制非法移民、填补财政赤字、促使他国开放市场——那都是“顺带赢得的奖品”。

第三种解释,是特朗普可能真的接受了MAGA运动中的一种“痛苦重建论”。

3月9日,特朗普在福克斯商业频道受访时直言:“你不能老盯着股市看……我们要做的是为未来打下基础。中国看百年,我们不能只盯季度。”他同时抨击《华尔街日报》是“全球主义者”代言人,暗示金融市场的哀号只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弹”。

这种“反精英、挺苦难”的言论,通常出自史蒂夫·班农、现任副总统J.D.万斯等MAGA铁杆派,而非特朗普本人。如果他真接受了这种“改造美国”的意识形态,那么未来几年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更具颠覆性。

优质信息|准确认知|理性决策|有效行动|良好结果

  • 邮件组订阅年费人民币价格为999元(微信或支付宝);

  • 通过官网用PayPal订阅价格为126美元;

  • 介绍新人在官网订购邮件组,注册时务必要写对推荐人/您的电邮地址。订阅成功后您的订阅期限顺延三十天。

播客地址:光盐财经

光盐财经油管频道

学习财经常识|提高财商险商|构筑风控防线|守卫财务安康

三、政治重力终将生效

不过,美国毕竟仍是民主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成功终究必须建立在政策成功基础之上。

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美国人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半数以上不满其预算管理与行政施政表现。一旦民调持续下滑,国会共和党人与大企业CEO们将更容易公开与特朗普拉开距离。

2026年中期选举将是一个重要窗口。如果共和党想赢,他们势必会敦促特朗普“收敛锋芒”,停止制造政策不确定性,并推动恢复理性治理。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光盐财经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解释系主任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