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旁友们:
近期有个中美共振的现象值得关注:两国政府都在停止发布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
华尔街日报总结了一份中国政府停止发布的数据;而美国政府那边也停止发布了一些列数据。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优质信息|准确认知|理性决策|有效行动|良好结果
学习财经常识|提高财商险商|构筑风控防线|守卫财务安康
世界两大经济体数据消失术探秘
引言:在数据洪流中选择沉默,是怎样的信号?
从GDP到气候,从房地产空置率到海外投资流向,数据曾是世界理解中美两大经济体的主要窗口。然而近年来,中国与美国这两大全球经济引擎却各自走上了“数据收缩”的道路。在一场全球对信息透明度和政策信任度的较量中,两个看似制度迥异的国家,却在一个共同趋势中默契同频——“数据消失术”。
一、中美政府分别停止发布了哪些关键数据?
中国方面:
青年失业率:原先公布的21.3%数据停发,重制为剔除在校生的14.9%。
房地产与财政数据:土地出让收入、住房空置率、房地产企业破产数据陆续停发或“技术性下架”。
人口健康相关:火化数据、结核疫苗接种数据、酱油产量等表征生育与健康状况的间接指标也中断发布。
跨境资本流动:沪深两市停止披露北向资金实时流入流出数据。
美国方面:
政府数据门户下架:Data.gov下超30万数据集悄然删除。
国际卫生合作终止: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DHS)被无限期暂停。
气候数据隐退:退出IPCC等国际组织,并减少数据更新频率与可访问性。
统计口径重构提议:商务部长建议将政府支出剔出GDP核算口径,引发学界警惕。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光盐财经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