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旁友们:
如前所述,我预判中美两国在贸易战赛道上的对抗只会越来越激烈。那么在地缘政治方面,是否也会是同样的趋势?这是我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辈子不遇上战乱,平平安安地把孩子培养成人,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安全边际,和更多的人生选择,可以走得更远,就是我的最高目标。
一起来看看上世纪的几次大战乱给今天有什么启示。
优质信息|准确认知|理性决策|有效行动|良好结果
邮件组订阅年费人民币价格为999元(微信或支付宝);
通过官网用PayPal订阅价格为126美元;
介绍新人在官网订购邮件组,注册时务必要写对推荐人/您的电邮地址。订阅成功后您的订阅期限顺延三十天。
学习财经常识|提高财商险商|构筑风控防线|守卫财务安康
20世纪给予当下战争时代的启示
作者: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
发表于 2025年1月18日
“美国必须‘为和平付出代价’,”哈里·杜鲁门总统在1948年曾说道,“否则就会‘为战争付出代价’。”
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亨利·基辛格全球事务杰出教授、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最近出版了《欧亚世纪:热战、冷战与现代世界的形成》。X: @HalBrands
20世纪最为惨痛的时刻,往往出现在专制侵略者打破欧亚大陆的力量均势之时。被征服地区的道德标准顿时荡然无存;在那些由专制政权主导的势力范围内,它们会以此为跳板,进一步对外掠夺。被动员起来的对抗联盟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临时组建,不得不以巨大的牺牲代价重新闯进敌意重重的大陆。正是因为在25年内,两度为战争付出高昂代价的美国,在1945年之后才决心长久地为和平“买单”。
然而,这绝非易事。要想防止世界大战,需要艰苦且在道德上常令人不安的投入。它需要我们学习核威慑这种带有世界末日色彩、荒诞又危险的博弈;它意味着需要打许多流血的“有限”冲突、在古巴和柏林问题上走到悬崖边、并时刻为一场美国及其盟友都不希望爆发的最终对抗做好准备。二战之后这段长久的大国和平绝非“自然而然”,而是历经数十年的持续努力,才使得军事平衡向自由世界倾斜。由此可见,冷战其实是一场为了阻止热战而得到的“回报”。
乌克兰人民如今切身证明,高强度的战争并不是某种已经远去的历史遗迹。以色列则再次意识到,哪怕技术占据优势,也无法避免最致命形式的军事突袭。在中国实力不断逼近的西太平洋地区,和平正变得脆弱。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修正主义国家(revisionist states)就不会干脆以武力攫取目标——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民主国家在实力比拼中必然能够胜出。如今的和平代价,依旧是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光盐财经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